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、科技冬奥氢能出行项目负责人杨福源在主题演讲中指出,氢能本质上比现有的汽油、柴油、天然气更安全,但受制于氢在燃爆方面拥有的特性,产业链内必须小心处理氢的安全事件,未来通过技术进步、采取快速检测、主动防护等机制将逐步消除氢安全担忧,最终实现所有人都可以用上“安全氢”。
据柴茂荣介绍,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公司已在氢能的制取与运用环节进行了产业布局,在PEM制氢与燃料电池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突破。
重庆两江新区由明天氢能投资的燃料电池西南工程中心、燃料电池汽车维保中心、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研发和生产基地等系列项目预计将于今年6月正式动工建设,并在2022年完成1000套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。
3月18日,韩国SK控股有限公司表示,将和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各自投资3000万美元成立一个新的移动出行投资基金,计划该基金的总规模将达到3亿美元,其中涉及燃料电池。
加拿大巴拉德动力公司(BallardPowerSystems)已与济平新能源签署了采购合同,济平新能源将出口燃料电池铂碳、铂合金催化剂,目前产品经过检验检测已陆续发往加拿大多伦多港口,这是国产燃料电池催化剂产品首次出口海外市场,实现了零的突破。
美国东部时间3月16日,普拉格能源宣布,由于需要对过往财务数据进行重述(restate),公司未能在3月16日的截止日期发布2020年的10-K财务报告,受此影响公司股价于美股盘前跌超20%。
虽然行业翘首企盼的”十城千辆”首批示范城市群入选名单一直呼之欲出,但氢云链认为:2021年必将是中国氢能产业“理想变成现实”之年:一是燃料电池“以奖代补”赛道规则已是既定事实,一些初心不变的城市已经强势开局;二是国家“30年碳达峰、60年碳中和”目标为氢能产业长期发展打开市场想向空间。
3月15日,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《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表(第30批)》名单,本批名单中提到了4款燃料电池的车型,其中燃料电池乘用车1款,物流车2款,重卡1款。
2021年2月燃料电池装机同比下降21.63%,为5.171MW(2020年2月装机量为6.598MW);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81辆(2020年2月销量为127辆),同比下降36.22%。
氢是一种用途广泛、清洁、安全的能量载体,可以作为动力燃料或工业原料。氢能在能源转型中可以发挥实现大规模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消纳;在不同行业和地区间进行能量分配;充当能源缓冲载体以提高能源系统的韧性;降低交通运输、工业用能、建筑采暖过程中的碳排放等作用。目前,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,已经把氢能源的利用放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来对待。 欢迎和北极星氢能网团队一起,追寻氢能行业发展,关注能源变革未来。
投稿/商务合作:
岳女士 18910574558 QQ:1532379576
任女士 18713515424 QQ:2780464805
©1999-2021 北极星氢能网
京ICP证080169号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458号
京ICP备09003304号-2
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