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项目计划总投资115亿元人民币。项目计划2021年11月前开工建设,2024年6月前投产运营。其中,液空中国负责推动氢气充装站、氢气液化装置的建设和运营,一期建设年产3000吨的氢气充装站,二期建设年产11000吨的液氢装置及配套设施。
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项目是由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合作,在独山港经济开发区携手共建年产175万吨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项目,构建氢能战略合作生态圈,推动长三角地区氢能产业发展新格局。
十四五期间,根据吉林省“一主六双”产业空间布局,建设中国北方氢谷,开展风光制氢项目,并延伸到氢气的储运和应用等环节,最终实现氢气在工业、交通、居民生活等领域应用。
本文重点梳理了氢途科技、天能氢能源、德燃动力、浙江氢谷、氢航科技、众创新能源、国鸿氢能、清极能源、深圳国氢、氢时代、爱德曼等11家燃料电池企业产品/产能/订单/融资最新动向
3月18日,陕鼓成功签约河钢张宣高科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项目,这是全球首座使用富氢气体直接还原示范工程项目,标志着陕鼓践行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目标,发力“氢能”等清洁能源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!
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、科技冬奥氢能出行项目负责人杨福源在主题演讲中指出,氢能本质上比现有的汽油、柴油、天然气更安全,但受制于氢在燃爆方面拥有的特性,产业链内必须小心处理氢的安全事件,未来通过技术进步、采取快速检测、主动防护等机制将逐步消除氢安全担忧,最终实现所有人都可以用上“安全氢”。
扩大绿氢产业规模需要碳价以外的激励措施,既可以采用新措施,也可利用现有减排机制。与会者提出的方案包括碳边界调整、差价合同、可再生能源竞价、原产地保证、容量机制、需求侧强制性目标和上网电价。
近日,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和电能解决方案提供商——CBAK能源科技(中比能源)宣布,已经与欧洲氢能源巨头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推动氢燃料电池的发展。
氢是一种用途广泛、清洁、安全的能量载体,可以作为动力燃料或工业原料。氢能在能源转型中可以发挥实现大规模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消纳;在不同行业和地区间进行能量分配;充当能源缓冲载体以提高能源系统的韧性;降低交通运输、工业用能、建筑采暖过程中的碳排放等作用。目前,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,已经把氢能源的利用放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来对待。 欢迎和北极星氢能网团队一起,追寻氢能行业发展,关注能源变革未来。
投稿/商务合作:
岳女士 18910574558 QQ:1532379576
任女士 18713515424 QQ:2780464805
©1999-2021 北极星氢能网
京ICP证080169号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458号
京ICP备09003304号-2
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